对外话语体系与国家形象建构

发布者:中拉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发布时间:2022-08-03浏览次数:10

    早在1959年,美国学者肯尼思·博尔丁对“国家形象”的概念进行了初步的阐述,认为国家形象是对国家的一种认知,并提出了地理维度、心理维度和实力维度等国家形象构建的三个维度。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国家综合实力在国际社会上的总体呈现。

    国家形象具有较强的稳定性,一旦建构,必然会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在此期间,国际社会通常会使用较为统一固定的眼光或是评价标准,对该国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的活动或是重大事件进行主观性认知和评价。国家形象的建构效果,必然会影响到一个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与参与力。国家形象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一个国家在国际政治格局及国际舆论环境中的地位,影响着一个国家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的态势,影响着国家安全和对外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因此,国家形象对于一个国家在国际舞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地位的提升具有重大意义。

用主体性理念建构中国话语。

    多年来,中国形象的建设虽有我国自主性的建构和传播,但始终没有完全摆脱西方话语体系的束缚,没有完全摆脱以西方中心主义为原则的话语秩序。我们需要发挥话语主体的自觉性、能动性和创造性,强调中国在国家形象建构中的主体作用,强调在世界话语体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重要作用。

    中国国家形象的建构,并非致力于建构一个完全理想的中国,而是要彻底摆脱长期被污名化、刻板偏见所左右的局面,建构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我们需要主动探讨中国国家形象的话语自我表述体系,建构国家形象的对外话语体系,同时分析西方国家表述中国的话语体系,考察不同话语体系之间的关联。我们需要彻底摆脱西方现代性的束缚,从被客体化的他者形象中走出来,以话语主体的角度重新审视我们的国家形象传播,基于自身的历史传统及当代发展,针对世界发展格局,创新诸多具有中国特色的思想理念,进一步推动主体性建设,积极建构中国形象,发挥中国价值观在话语体系建构中的引领性作用,推动中国理念逐渐上升为国际共识。

以主体性行动践行中国方案。

    我们以开展系列主场外交实践活动为主要途径之一,如“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金砖国家论坛、上海合作组织论坛等,借助东道主的主体视角传播中国立场,将自身治国理政经验与全球治理实践结合起来,讲述阐释符合世界各国人民利益的一系列中国方案,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表达,打破西方的话语霸权,推动国家形象逐渐由“他塑”转向“自塑”。

    改变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建设“中国制造”的新时代形象,是我们发挥话语主体性、主动进行话语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中国制造业是国家战略发展的攻坚主力,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建设是国家形象建构的重要环节。20155月,作为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吹响了中国由“制造大国”向“品牌强国”迈进的号角。我们要充分抓住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时机,以新思维、新话语、新方式开创中国制造品牌传播的国际新格局,创新中国制造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向世界提供认知中国制造的新视角、新议题、新素材,讲好中国制造的新时代故事。

以共情话语讲好形象故事。

    国家形象建构涉及到话语客体或受众对话语主体的感知、评价及情感认知。感知是国际社会对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总体印象,基于长期的历史积淀以及该国在应对突发重大事件中的具体表现;评价是国际社会在对一个国家总体印象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判断;情感认知则是国际社会在基于感知和评价的基础之上,所形成的对该国的情感态度。感知、评价及情感认知,是从话语受众或客体的角度,对一个国家对外话语体系的客观性评价,是国家形象的他塑指标。这说明话语主体可以运用各种方式来塑造国家形象,话语客体也可以对所塑造的他国形象进行解构、再解读和再塑造。我们要用话语客体或是海外受众乐于接受的方式,建构中国特色对外话语,讲好中国故事。

    充分发挥话语的共情属性,以恰当的“情”与“理”平衡的话语方式,来传递信息与塑造形象,可以有效推动实现外部世界认同,有利于促成国家发展的积极外部认同。共情源于心理学和哲学研究,也被称为同情、移情。共情主要指一个人能够感觉他人的痛苦或愉悦,对他人心理世界的认知。国家形象蕴含着情感因素,国家形象的传播受众既包括各个国家的政府、各种国际组织,亦包括普通民众,具有情感感知和认知能力的读者、观众、消费者等,因此,国家形象的共情传播是获得良好国际传播效果的有效手段。

以学术话语讲好形象故事。

    学术话语以科学性、客观性和准确性为基础,是对社会本质的正确阐释。建构对外学术话语体系,对于提高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当代中国的学术话语与中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极不相称,仍然存在着“西强我弱”的国际话语权基本格局,正如习近平总书记于20165月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在解读中国实践、构建中国理论上,我们应该最有发言权,但实际上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国际上的声音还比较小,还处于有理说不出、说了传不开的境地”。

    西方话语体系长期奉行亨廷顿所预设的文明冲突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坚持西方中心主义,从而形成了西方的符号霸权与话语联盟,呈现出选择性解读、主动屏蔽、歪曲事实、抹黑历史、价值颠倒等特点,导致中国的学术话语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中国成功事实的解释力,在国际社会产生的积极影响并不明显。

    我们要坚持“中国立场、世界表达”的基本原则,建构中国特色的学术话语体系,讲好中国形象故事,从而实现中国国家形象由“他塑”到“自塑”的根本性转变。同时,我们要明确中国的学术话语体系只能由中国学者构建,加强学术话语体系建设的主体应该是中国学者,我们应当在充分吸收和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建构话语体系经验的基础之上,根据中国的实际加以创造性的转化和发展,通过学术话语创新引领政治话语,以观念的力量塑造中国形象,为提升国际话语权提供强大的中国学术话语支撑。

 

 

作者简介

潘震,中拉人文交流研究基地执行主任,江苏师范大学独联体国家研究中心主任,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主要从事翻译研究、外语教学研究、国别与区域研究。